close

2014/10/16 更新  金馬影展中這部片名為《光陰的故事—台灣新電影》。

 

座談時間:2014 / 7 / 15 

座談地點:華山光點

2014 台北電影節舉辦了紀錄片《台灣新電影進行式》正式上映前的座談會,並在會中播放 20 分鐘長的剪輯片段。

座談人有謝慶鈴導演、資深電影人王耿瑜、推動新電影的重要角色小野等共五人,都是這部電影的工作者,但因為有些人我不太了解,就沒有把名字記得很清楚。

目前影片正在最後的剪接階段,根據導演謝慶鈴的說法,成品的片長可能會到兩個小時,而且確定在今年的金馬影展進行放映。所以最晚今年年底就可以看到這部片子,作為台灣新電影三十年的紀念!

這部電影針對國內及海外許多導演、藝術工作者進行訪談,觀眾能夠在影像中看見他們談論台灣新電影時的聲響、表情及情緒,台灣新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力及其力道一一彰顯。

在有幸提前觀賞這些片段的二十分鐘內,跟著影片的進行,先是很快速地複習了一遍台灣新電影崛起前台灣的社會、政治狀態,以及七零年代盛放的文學、表藝發展,接著得以接二連三的看到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新電影作品,像是侯孝賢《風櫃來的人》、楊德昌《獨立時代》等等,另外隨著記錄片中訪談人的討論,李行《養鴨人家》等先於大家所謂台灣新電影的作品也有出現。真的就像濃縮式的瀏覽過一段台灣電影史一般!

「他們身上保留了非常獨特的人文精神」-艾未未

艾未未在大宅前,站立於溫和明亮的午後,談論起台灣新電影時微微斜著頭說起「人文精神」。與此對照,經歷過「革命」的中國所承受的是一種全盤式的消滅,在這種抹除以後,「人文精神」則是難以保留的。而這也是他認為台灣新電影相當令人尊崇的地方。

正如與談人王耿瑜說的,當台灣新電影在這些國際知名影人眼中,仍然如此彌足珍貴時,為何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卻好像完全將之遺忘?青年對於台灣電影、國片的歷史理解存在一道斷層,或許跟國片失落的十年有關、或許跟這代發展快速也遞嬗快速的美日韓流行文化有關、或許,跟這代習慣如此速食的精神生活有關。對於電影,這代青年與青少年,如何提出理解?

於是三十年後的《台灣新電影進行式》,從國外影人眼中的新電影切入,記錄下台灣新電影仍在發酵、仍在影響的此刻,2013、2014年,台灣新電影還是個進行式。

 

【映後座談】

座談會的時間並不長,但是能夠聽到為台灣新電影籌畫「三十年紀念」的團隊分享自己對新電影的理解、製作紀錄片的過程,仍然非常珍貴。以下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訪談內容。

小野:我覺得我們當年也有佔領過中影。

這次再度回顧台灣新電影,小野以今年三月服貿所觸發的太陽花學運比擬。看著林、陳等青年走進立法院,關起門來佔領,不讓別人進來拚命進行抵抗,提出自己的訴求並發聲;回想八零年代時,他們也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,不知不覺的走進了中央電影公司(那時候還是國營、進行嚴格影片審查的背景)。「好像把公司大門關起來八年,不讓別人進來,一直抵抗。」

八零年代青年面對的國家焦慮,挪至現在看來似乎很難說道已然遠去。而當時的「壞年代」讓一代年輕人綻放出台灣新電影,現在的「22K」是否也終會導出一番衝撞呢。

謝慶鈴:新電影不會在他們身上就這樣死掉。

現場提問者提出如何劃分「台灣新電影時期」,以拍成這部電影。臺灣新電影自 1982 年《光陰的故事》起頭,為一般所公認的時點,然而新電影階段的結束,則各有論述、切法不一。導演在回答自己如何定義新電影時期時,表示並沒有特定在遵循哪一派的分法。而是以較開放的方式面對新電影這樣風格,以強調新電影在電影版圖上的意義為主要企圖。因此,在某些特定議題上,她認為新電影時期的長短是可以適當延伸的。這也是為什麼片中仍然擺入 2001 年侯孝賢導演的作品《千禧曼波》。

一份運動的興起代表著那些不同於前期思維的萌芽與盛放,這些新思維驅使著從影人們創作出不同於時下風格、別具精神的作品。即使從事學術討論時,將這段電影史予以劃分,這些影人們卻仍然真實的活著、持續創作,他們的風格並不會一刀兩斷式的自新電影中出走。新電影不會突然死掉。既然這部紀錄片名為「進行式」,片中素材的主要考量包含追蹤新電影的後續身影。

 

新電影一直沒有結束。這些人一直沒有離開。

時下哪些導演及其作品,符合新電影精神?小野身處於這段歷史中,以其當事者的視角,結合新電影的分期問題,給了現在剛開始關心國片、試圖了解台灣電影的年輕影迷,一個既寫實又足夠浪漫的回應。

受到 301 條款以及 WTO 等市場開放政策影響,台灣電影(或者說國片市場)在 1998 年後幾乎消失了十年,在我們這代的成長記憶中,電影市場一直以好萊塢電影為最主流。然而在這十年間,有一些導演過去曾經跟隨過新電影時期的導演,卻發現市場變了、沒有機會拍電影了,但他們卻沒有完全離開影像的圈子,而仍努力的在這週圍兜轉,拍廣告、接一些商業案子等等。過了十年,他們又有機會拍電影了,於是他們所受到的新電影影響便出現在他們的作品之中。儘管晚了十年。

現在我們看到的幾名當紅國片導演,許多人都曾經跟著楊德昌等人工作過。因此可以發現他們仍然堅持在影像中的語言美學、社會關懷,他們終於開始拍片後,站出來說「他們覺得這才是電影」。

儘管現下的國片作品,仍有部分夾帶較重的商業考量,但是這批工作者仍有所本。在那個台灣電影無商業利益可圖的時代,商人們都離開了;而他們留下來。「他們不會褻瀆電影。」小野說。而那就是始於新電影時期,台灣電影接下來的可能性。

arrow
arrow

    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